集谛是对苦因的说明。明白了集谛,便能对人生苦迫的根源有一透彻的认识。也就是说,集谛能使人们对世俗人生之实苦的觉醒,建立在理智的基础上。集为招感性,意谓集聚,它把见惑八十八使、思惑八十一品的烦恼,集聚起来而成业因,“如是因,如是果”,依因果律而随业感报,所以招感苦谛。见惑以身见、边见、邪见、见取见、戒禁取见五利使为主体。这五利使合起来即是“不正见”,与五钝使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,共为六种“根本烦恼”。思惑依三界九地共有八十一品烦恼。人就因这见思二惑而造业,因造业而受报,可见集为苦因。 苦集二谛说明了世俗人生的生死流转因果。“十二因缘法”更将人生现象的生死流转拓展到三世,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更全面地阐明了苦谛和集谛。十二因缘为:无明缘行、行缘识、识缘名色、名色缘六入、六入缘触、触缘受、受缘爱、爱缘取、取缘有、有缘生、生缘老死。“无明与行”为过去二支因,“识、名色、六入、触、受”为现在五支果,“爱、取、有”为现在三支因,“生、老死”为未来二支果。由此,十二因缘揭示了人生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的因果循环、生死轮回的规律,其中包含过去世到现在世、现在世到未来世两重因果。因此规律可见,人生之苦,其实贯通三世,人生过去、现在、未来三世皆苦。世人尝谓:“人生如梦”,实为“三世如梦”。所以佛教要人醒悟:“苦海无边,回头是岸”。十二因缘全面揭示了人生现象的三世两重因果、轮回循环的规律,更深入地阐发了四谛法。十二因缘灭,即是灭谛;了达十二因缘之实相,即为道谛。尤其是对苦、集二谛的说明,更为具体、深入。现在五支果、未来二支果即是苦谛,过去二支因、现在三支因即是集谛。人生之苦因苦果贯通三世:造业因的集、受果报的苦,再由苦而集、由集而苦,生生不已,也“死死不已”!尤其重要的是,十二因缘“无明”居首,无明乃是十二支因缘中苦因苦果的总根源。人生之一切逼恼苦迫,究其根本,皆由无始以来之无明愚痴、起惑造业所致。由此可见,苦的根本在于无明,在于“迷”!由此醒觉,我们便当逆观十二因缘,回迷向觉,走上还灭解脱之圣道。 二 佛教的醒世智慧,不仅体现在理智方面,即将圣者亲证的人生真相如实告知众生,令其观察谛理、离妄修真,还在情意方面,用妙喻偈颂、诗歌词赋等文艺形式,善巧方便地劝化众生。佛典三藏十二部中,就有譬喻、重颂、本生故事等。历代弘法的大德们更创制了许多文质具佳的诗文词赋,来劝化世俗中人,令其觉世俗生活之幻妄、生命之无常,断欲去爱而发心修道。 如佛教东来,传说最早传入中国的《四十二章经》,语音质朴、妙喻迭出,不事高远广博的理论,大多是日用切近之谈,故广布民间,为一般百姓所喜读诵,为佛教的弘传,起到很好的教化作用。其中有许多巧妙的比喻,教人断欲去爱、离妄修真。故禅家集《佛祖三经》,首列《四十二章经》,以为可以防浮情、诫邪业,乃学佛之初门,盖因有醒世迷之作用也。经云:“爱欲之人,犹如执炬,逆风而行,必有烧手之患。”又云:“夫为道者,如牛负重。行深泥中,疲极不敢左右顾视,出离污泥乃可苏息。沙门当观情欲,甚于污泥,直心念道,可免苦矣。”世俗之人均有财、色、名、食、睡五欲。《佛遗教经》中有牧牛喻、恶马喻、劫贼喻等来喻五欲。五欲之中以财色为重。《四十二章经》以刀刃之蜜喻财色,巧妙而深刻:“财色于人,人之不舍,譬如刀刃有蜜,不足一餐之美。小儿舐之,则有割舌之患。”不足一餐喻小利,割舌之患喻大害,小儿喻无知之人。尘俗中人,迷于声色货利,终日作五欲之奴,奔竟营走,忘却生死大事,正如无知小儿舐刀刃之蜜啊。 爱欲在十二因缘中是“现世三支因”之首,作用极大。由贪爱而想攫取,因此造种种业,招感因果不昧之“有”。由此“爱、取、有”现世三支苦因,必然再招未来的“生”,遂有生老病死世俗之生循环。可见爱欲实际上是生死轮回之首恶。《圆觉经》云:“一切众生从无始际,由有种种恩爱贪欲,故有轮回……当知轮回,爱为根本。”弘传佛法、醒世劝化的重心,即是要人断欲去爱。原始佛教的《爱欲经》将爱欲比喻为蛇头、船中的漏水:“避开爱欲,犹如不踩蛇头,这样的有识之士克服世上的这种执着……有识之士应该永远避开爱欲;摒弃它们,舀出船中的漏水,越过河水,到达彼岸”。(郭良鋆译《经集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第117页)《四十二章经》云: “人怀爱欲,不见道者,譬如澄水,致手搅之,众人共临,无有睹其影者。人以爱欲交错,心中浊兴,故不见道。汝等沙门,当舍爱欲。爱欲垢净,道可见矣。” 人生在世有种种爱欲,因爱欲而有种种追求执著。成就、得到其所爱,心中就欢喜快乐,失去或被夺,就哀伤或愤怒;顺其心则爱而生欲,逆其心则憎而生恶。世俗生活之种种情绪,要之皆不出一爱字。在事相上,人更是有种种贪爱:“爱之所以为爱者,有轻焉重焉,厚焉薄焉,正报依报焉。历举其目,则父母妻子,昆弟朋友,功名富贵,文章诗赋,道术技艺,衣服饮食,屋室田园,林泉花卉,珍贵玩物,种种妙好,不可枚举。大而重于泰山,小而轻于鸿毛。有一物之不忘,爱也;有一念之不遗,爱也。”(幽溪大师“净土法语”)这“一念”爱心,绝不可小觑。无明与贪爱,乃是生死之父母。具体行为上,唯是这一念爱心,决定了人生的种种营作。临终之际,这一念爱心力量尤大。古德云:“爱不重不生娑婆,念不一不生极乐。”临终之一念情爱,障碍正念一心,极乐无份,便向六道。业海茫茫,轮回路险,保不准再能听闻佛法,可见爱之为害极大,确乃生死轮回的首恶。故佛教要人轻爱、断爱。轻爱可以杜妄、可以近道;斩断情根、脱离爱网,则是发心修道、断感证真所必须。当知佛说苦集二谛,正是要人断欲去爱!佛在《无量寿经》中殷勤劝谕:“若曹当熟思计,远离众恶,择其善者,勤而行之。爱欲荣华,不可常保,皆当别离,无可乐者……勿得随心所欲,亏负经戒,在人后也”,又云:“人在爱欲之中,独生独死,独去独来,苦乐自当,无有代者。善恶变化、追逐所生,道路不同,会见无期,何不于强健时,努力修善,欲何待乎!” 世人迷于生死大事,为种种贪著,勤身营务、处心积虑,举体沉溺于爱欲之中。爱欲之最大者莫过于色。佛言:“爱欲莫甚于色。色之为欲,其大无外。”且不论由色欲所造之种种剧恶,即以最平常者言,世俗云云,无非蓄妻养子、营谋一“家”。所谓世俗生活,便是为了这个家而营谋筹划、劳心伤神的生活,其根株即在一色欲爱心也。故修道人要“出家”。佛在《大宝积经》中说:“譬如水中鱼,游泳网者前,便为他所执,岂非自伤损,女若捕鱼人,谄狂犹如网,男子同于鱼,被网亦如是。”《四十二章经》中佛说:“人系于妻子舍宅,甚于牢狱。牢狱有散释之期,妻子无远离之念。”自道眼看来,世俗之人孜孜汲汲,终身驰骤、百般辛苦,无异于自造牢狱、作茧自缚。蚕之作茧,左之右之、上之下之,尽吐腹中所有才成一茧,自以为可以安住其中,哪知随时就有沸汤之厄。“世间两片大门内之家茧亦复如是。竭毕世之经营,刚刚为妻子谋衣食、设机械、结怨仇,无所不至。迨家业才成,而此身已束缚其中矣”。(《安士全书》第三册)菩萨居家修法,“知家性空”(《华严经?净行品第十一》),而世俗之人万般辛苦无非尘劳,可谓自家之奴。让我们看看智者眼中的人生相状吧:
2/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|